<rp id="wjabt"></rp>
    <li id="wjabt"><ruby id="wjabt"></ruby></li>
    <track id="wjabt"><ruby id="wjabt"></ruby></track>

    PPI走勢短期內或將高位運行 市場化方法穩定大宗商品價格

    運用市場化辦法穩定大宗商品價格,保障冬季電力、天然氣等供給。

    受煤炭、化工和鋼材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影響,8月份PPI同比漲幅創下13年來新高。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份PPI同比上漲9.5%,逼近兩位數。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15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煤炭、化工和鋼鐵這些行業的價格上漲,既與需求擴大有關系,也和生產供給偏緊有一定的聯系,同時還與前期一些上游價格的傳導作用有關。

    付凌暉表示,對于PPI的走勢,短期內可能還會高位運行,未來走勢總的看還需要觀察。一方面,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目前仍然保持高位,走勢還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國內部分上游行業產品供求關系比較緊張,價格存在上漲的壓力。另一方面,國內保供穩價的措施在逐步顯效,一些商品的價格,包括上游行業商品價格漲幅有所放緩。同時,隨著價格的上漲,企業的生產積極性也是在增加的,也有利于價格的穩定。

    針對企業反映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問題,國家會繼續多措并舉,更加注重用市場化辦法穩定價格,強調宏觀政策要圍繞市場主體需求精準實施,穩定合理預期,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北京師范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更加注重用市場化辦法穩定價格,意味著我國將通過建立更加強大的市場機制調節影響價格的要素和資源,促進各商品和服務價格、供求關系和競爭狀態等既互相聯系,又互相制約,既各自獨立發揮功能,又共同聯合放大效能,進而建立一個要素有機聯合、程序有序推進、效果有度釋放的價格調節機制。

    宋向清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政府將圍繞市場主體需求在稅收、信貸、進出口政策和儲備體系等領域精準施策,以促進企業調整市場布局、營銷策略、商品結構以及企業對市場的適應力。同時,宏觀政策還將繼續為企業科研創新創造優渥條件,為打破地區和部門分割,促進商品和生產要素流通創造更好條件,以增強經濟活力和發展動能,進一步完善市場體系、市場規則和價格體系,消除各種壟斷行為,確保物價,尤其是大宗商品價格,始終處于相對穩定的區間。

    相關內容

    頻道精選

    更多>>